环保部的一位官员对记者介绍。
二是最紧密的服务合作,应该是在提供基础服务的国家电网公司和拥有各自技术特长的电动汽车生产商之间进行。因此,作为其中专业性最集聚、资源最深厚的国家电网公司体系,当然应该未雨绸缪挺身而出,引领各种合作伙伴和客户群朝着一个共同的既定目标富有想象力地前进。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传统的加油产业链上,还是新型的需要等待充电的充电站业务,衍生性和增值性业务的开发都是趋势。由于允许跨区跨国跨行业运营,因此同一个地区的人,比如说北京市的居民,将面临着海南售电公司和珠穆朗玛太阳能发展公司等起码几十种五花八门的各种优惠包。比如德国1998年起开始的电力市场自由化改革,10多年的时间里,德国在配售电侧一共出现了大约900家大小不一的售电公司。全中国共有约10万个加油站,其中中石化中石油的拥有数量超过50%,而其中非油品业务的销售额已经接近一半,利润额也超过50%,实质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加油业务。事实上,在围绕电动汽车的增值配套服务建设上,应当是汽车制造商作为主角,主动与银行、商厦、充电桩供应商等各环节进行合资合作(Joint Venture)。
那么对于电网公司而言,如何推广灵活的用电和支付方式就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的发展,最终指向的是能源互联网(Internet of Energy)。陈清泰在电动汽车百人会的成立仪式等场合,论证了市场失灵导致的电动汽车产业化困境。
1992年7月之后,他从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副主任开始,成为政府经济智囊,担任过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等重要职务。其次,政府应当设计可持续的具有杠杠作用的推进政策,但不能削弱市场竞争。6月16日,电动汽车百人会关于微型短途电动汽车有序发展和规范管理课题在北京启动。电动车零排放,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都是外部效应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再次强调了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持续推进的决心和方向。■共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关键节点,相关监管部门或通过放大市场力量来撬动整个市场的崛起。
另外,充分利用中欧、中德、中美、中日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借鉴先进国家经验,提高我国电动汽车标准化的工作技术水平。万钢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主要建议也同样落脚于市场化。第三是推动监管改革,改变过去重前置审批的监管模式,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使管理水平、管理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此外,还将坚持三纵三横的基本技术体系(三纵指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指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电池及其管理系统)。
电动汽车专题论坛上,嘉宾思想火花四射,场内挤满了观众,许多人站着聆听。在新能源汽车全球比拼已经展开的背景下,抢占标准制高点尤为重要。9月5日~7日,一年一度的汽车行业盛会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举办。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的话语权。
在新能源汽车全球竞争中,标准战不容忽视。他指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首先要坚持市场导向,激发企业活力,引导企业自主加大研发投入,使企业成为研发主体,使企业成为加强产学研合作的主体,使加强产学研合作成为增效的内升动力,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商业化。
欧阳明高也告诉记者,正在制定的新能源汽车十三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将在技术、标准、市场规模等方面进一步加速推进。据了解,在已经发布的75项标准中,涵盖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三类电动汽车,包括零部件中的动力电池系统、车载电机等,另外还包括充电站、充电插头、充电插座以及通讯协议等标准。
下一步工作将加快电动汽车重要标准的制定,包括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标准的修订、充电接口通信协议等标准的修订、纯电动汽车动力标准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技术条件等标准的修订工作。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年勇建议,从三方面对监管模式进行完善。首先是推动创新,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解决面临的能源交通安全问题,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其次是通过立法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使管理逐渐走向法治化,使法律能够覆盖汽车产业的全生命周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直言,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宏观管理在某些方面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汽车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走两条道路:一条是全面深化改革,另一条是汽车产业的宏观管理走上法治化道路。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汽车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志新透露,2010年由工信部牵头、电动汽车分技术委员会具体操作的电动汽车75项标准已经制定完成,未来还有77项修订中的标准即将发布。
新能源汽车堪称本届论坛的话题王,相关演讲和讨论频繁而深入,吸引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本届论坛释放的一个信号是:标准战将进一步升级。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介绍,在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纯电驱动的技术转型战略。■启动十三五科技规划制定为了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进程,科技部近期启动了十三五电动汽车科技规划的制定。
国家发改委官员则表示,将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改革。万钢在本届论坛上指出,该五年计划是要为今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要素的竞争打下基础。
十三五电动汽车科技规划将继续坚持纯电驱动的技术转型战略,开发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超前研发下一代技术,完善电动汽车产业链,支撑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万钢表示,十三五电动汽车科技规划,目标是紧跟电动汽车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经济发展,把握关键重点,在下一代电机电控系统、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和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标准战将升级在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道路上,标准先行的战略已经确立。吴志新告诉记者,我国现在已经着手制定中国汽车标准化路线图。
其中科技部正在抓紧制定十三五电动汽车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同时,还要引导创业投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支持,探索建立新型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为不同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投融资服务。
万钢表示,多部委将分别采用多种形式,共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进程目前,很多反对低速电动车的声音都是来自代表主流汽车厂的专家、学者,他们的目标是要将中国的电动车高端化,这种现象的背后漠视了中国最基本的使用和生产国情。
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烈初就曾表示,政策需要紧跟市场发展现状,中国的低速电动车标准制定刻不容缓,尽管还有很多缺点,但市场已经将低速电动车接纳,政府应该因势利导,让政策跟着市场走。据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统计,今年前6个月,山东省低速电动车联盟内企业产销量已超过8万辆。
因此,尽快完善相关标准是当务之急。国外能畅行的产品,在国内为什么面临那么大的制约和质疑?事实上,目前对低速电动车的诟病,主要在于缺乏管理,并不在于产品以及购买者本身。原机械工业部电工局局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亚太电动车协会执行委员周鹤良就曾表示,大款富豪可以住别墅,但是大多数老百姓住不起,只能住保障房、廉租房。不难看出,低速电动车已经被市场接纳,但国家层面对低速电动车的安全性存在着质疑,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低速电动车使用乱象,恰恰是由于标准缺失才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一个产业发展健康与否,顶层设计很重要,低速电动车标准出台的同时,也要对企业准入标准和产品准入标准进行设定。低速电动车产业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未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而产品的准入原则,就要从技术角度入手,特别是对于电动车最为核心的三电技术的掌握和使用,以及是否具备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等。如果国家能够明确低速电动车的使用范围、技术标准、交通管理等内容,低速电动车非但不会成为有些人眼中的马路杀手,反而会成为广大民众出行的最佳选择。
毕竟,高端电动车的性质,决定了其只能是作为富人的玩具,而要满足普通居民的出行需求,只能依靠高性价比的低速电动车。综合来看,如果不符合这两大标准,就不能取得准入资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